0 引言
1 样品与分析测试方法
图1 太平洋沉积物柱状样品位置图Fig.1 Map of Locations for sediment samples from the Pacific Ocean |
表1 富稀土沉积物样品基本背景信息Tab.1 Basic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REY-rich sediment samples |
区域名称 | 区域范围 | 水深/m | 重力柱状 样品数/根 | 地球化学 数据数量/组 | 富稀土层位 | ||
---|---|---|---|---|---|---|---|
∑REY含量范围/ (×10-6) | ∑REY平均含量/ (×10-6) | 平均埋藏深度/m | |||||
西太平洋[3,6⇓-8,10,13,24] | 120°E—160°W 0°—35°N | >4 000 | 67 | 2 173 | 700~7 974 | 1 447 | 7.0 |
东太平洋[3,17,23] | 120°W—160°W 20°N—20°S | >4 500 | 22 | 756 | 700~2 114 | 1 049 | 5.8 |
近东太平洋 海隆[3,20,22] | 区域1: 130°W—160°W 15°N—45°N 区域2: 90°W—150°W 5°S—25°S | >4 000 | 13 | 401 | 700~2 228 | 1 224 | 4.7 |
2 结果
2.1 太平洋富稀土沉积物矿物学特征
2.2 太平洋富稀土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2.2.1 富稀土沉积物主、微量元素特征
2.2.2 典型富稀土沉积物柱状样主、微量元素特征
2.2.3 富稀土沉积物稀土元素特征
2.3 太平洋富稀土沉积物成矿年代
表2 太平洋各区域富稀土沉积物年代对比Tab.2 Age comparisons of REY-rich sediments across various area of the Pacific Ocean |
区域 | 站位 | 形成年代 |
---|---|---|
西太平洋 | DSDP Site 313 | 中中新世 |
ODP Site 869 | 早中新世 | |
DSDP Site 170 | 晚渐新世 | |
DSDP Site 311 | 早渐新世 | |
DSDP Site 168 | 晚始新世 | |
DSDP Site 68 | 晚始新世 | |
东太平洋 | DSDP Site 74 | 早中新世 |
DSDP Site 163 | 晚渐新世 | |
ODP Site 1220 | 中渐新世-早中新世 | |
ODP Site 1222 | 晚始新世-早中新世 | |
近东太平洋海隆 | DSDP Site 37 | 更新世 |
DSDP Site 597 | 更新世 | |
DSDP Site 319 | 上新世-全新世 | |
ODP Site 1215 | 始新世-全新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