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作者投稿 主编审稿 编委审稿 专家审稿 远程编辑
推荐论文 更多
  • 红树林、滨海盐沼和海草床是典型的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具有相当可观的固碳能力。植被碳库和沉积物碳库是蓝碳生态系统有机碳的主要载体,其变化过程决定了生态系统的整体固碳能力。本文尝试从碳库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通过文献梳理,总结不同植被碳库之间、不同沉积物碳库之间以及植被碳库和沉积物碳库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指出物种竞争、外源碳输入以及生物地貌学过程在碳库相互作用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提出滨海蓝碳生态系统碳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 海岸海洋碳循环过程与CO2负排放
    于雷, 李三忠, 索艳慧, 王秀娟

    海岸海洋接受大量来自陆源的碳物质和营养盐,涉及大量以碳为中心的相互作用,是重要的碳循环海域;同时,该区域也常发育具有良好圈闭条件的储-盖系统,具有明显的CO2储集潜力。该文以海岸海洋及其下发育的沉积盆地为研究对象,综述了碳物质在海岸海洋中的循环过程、CO2通量的影响因素和海岸海洋沉积盆地的储碳机理。从“双碳”角度,重点论述了海岸海洋在促进CO2负排放方面的意义、促进海洋负碳排放的潜在途径和在沉积盆地的储碳潜力及面临的问题。海岸海洋是重要的碳汇区域之一,高效率的微生物碳泵和碳酸盐碳泵是增强海岸海洋CO2负排放的核心过程;同时,海岸海洋沉积盆地中的储-盖系统,不但提供了额外的CO2封存空间,也保障了CO2封存的安全性。未来的研究应以抑制海岸海洋中碳物质向CO2转化的进程和保障沉积储层中CO2封存的安全性为主要方向,为CO2负排放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保障。

  •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藏是天然的巨型碳储藏库,是深部甲烷等烃类气体运移至海底过程中暂时的碳储,是地球碳循环过程的重要一环。冷泉通常与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藏分解密切相关,是深源或浅层气及水合物分解气在海底发生渗漏的现象。该文根据国内外天然气水合物及冷泉系统勘查的最新动向,综述了与水合物及冷泉流体渗漏相关的羽状流、运移通道、海底微地形地貌等要素的海底原位观测技术,主要包括:走航式及坐底式原位观测、海面及低空渗漏甲烷观测、海底可视化观测、与水合物及冷泉相关的海底观测网络等。综合使用原位观测技术可以更细致、全面地描绘水合物和冷泉系统的时空“景象”,更好地协助厘清海底渗漏甲烷的归趋,拓展人类对深海独特生命绿洲的认知。

  • 研究论文
  • 西北冰洋北风海盆的碎屑流沉积
    徐逸鑫, 沈中延, 杨春国, 张涛
    2023, 41(2):1-13. DOI:10.3969/j.issn.1001-909X.2023.02.001
    摘要 ( 53 ) HTML ( 8 ) PDF ( 6459KB ) ( 55 )   
  • 基于Argo数据研究南海上层海洋对超强台风“威马逊”(2014)的温盐响应
    俞杰, 张翰, 陈大可
    2023, 41(2):14-27. DOI:10.3969/j.issn.1001-909X.2023.02.002
    摘要 ( 62 ) HTML ( 10 ) PDF ( 6711KB ) ( 25 )   
  • 长江口南汇潮滩的波浪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崔明慧, 涂俊彪, 孟令鹏, 郭兴杰, 苏妮, 范代读
    2023, 41(2):28-44. DOI:10.3969/j.issn.1001-909X.2023.02.003
    摘要 ( 42 ) HTML ( 3 ) PDF ( 6284KB ) ( 25 )   
  • 海洋次表层SCVs的特征与成因机制:问题与进展
    戈玉宇, 廖光洪
    2023, 41(2):45-60. DOI:10.3969/j.issn.1001-909X.2023.02.004
    摘要 ( 55 ) HTML ( 0 ) PDF ( 4529KB ) ( 34 )   
  • 瓯江汛期和非汛期水沙通量变化规律
    张婉莹, 陆莎莎, 夏小明, 刘金贵
    2023, 41(2):61-70. DOI:10.3969/j.issn.1001-909X.2023.02.005
    摘要 ( 36 ) HTML ( 1 ) PDF ( 4251KB ) ( 71 )   
  • 1976—2021年南澳岛海岸线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
    甯子豪, 蒋昌波, 隆院男, 伍志元, 马远
    2023, 41(2):71-82. DOI:10.3969/j.issn.1001-909X.2023.02.006
    摘要 ( 38 ) HTML ( 1 ) PDF ( 3287KB ) ( 17 )   
  • 两相淋滤实验在深海铁锰结核研究中的应用
    祝飞扬, 李怀明, 姚鹏飞, 王潇, 朱继浩, 吕士辉, 罗祎, 周丽娜, 刘禹维, 唐煜童
    2023, 41(2):83-93. DOI:10.3969/j.issn.1001-909X.2023.02.007
    摘要 ( 39 ) HTML ( 1 ) PDF ( 3754KB ) ( 26 )   
  • 222Rn指示北部湾北部近海SGD输送的时空特征初探
    佀祥城, 陈晓, 陈法锦, 金广哲, 师梓洋, 谢旭峰, 才华
    2023, 41(2):94-103. DOI:10.3969/j.issn.1001-909X.2023.02.008
    摘要 ( 31 ) HTML ( 2 ) PDF ( 2115KB ) ( 7 )   
  • 西太平洋深海底栖多毛类动物地理分布特征
    王跃云, 严润玄, 王春生
    2023, 41(2):104-113. DOI:10.3969/j.issn.1001-909X.2023.02.009
    摘要 ( 35 ) HTML ( 1 ) PDF ( 3400KB ) ( 8 )   
  • CO2和DIP对浒苔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王津果, 盛杨杰, 王续昆, 倪嘉璇, 武卉, 刘卫国, 周伟
    2023, 41(2):114-122. DOI:10.3969/j.issn.1001-909X.2023.02.010
    摘要 ( 19 ) HTML ( 2 ) PDF ( 1058KB ) ( 9 )   
  • 海洋气象观测标准国际化路径:以船舶气象仪为例
    马乐天, 郭晓维, 漆随平, 冯旭文, 花卫东
    2023, 41(2):123-130. DOI:10.3969/j.issn.1001-909X.2023.02.011
    摘要 ( 27 ) HTML ( 0 ) PDF ( 1255KB ) ( 9 )   
Please wait a minute...
专题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