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投稿 主编审稿 编委审稿 专家审稿 远程编辑
推荐论文 更多
  • 1988年热带太平洋经历了一次强拉尼娜事件,在此期间观测到了显著的赤道太平洋东风爆发事件。基于再分析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1988年东风爆发强度达到了1982—2020年间的最高水平。线性回归结果表明,赤道太平洋海温梯度对1988年东风爆发指数的贡献率达到了70.59%。研究进一步考察了去除赤道太平洋海温梯度影响后的风场特征。结果显示,除2月底东风爆发事件的空间范围有所增强外,自3月中旬起东风爆发的发生频次和规模均显著减弱。为深入揭示东风爆发的具体成因,通过典型个例分析,探讨了一次典型东风爆发事件的触发机制。此外,通过合成分析方法研究证实,1988年3月底的强东风爆发事件与海洋性大陆区域一次Madden-Julian Oscillation(MJO)事件的对流活跃相位密切相关,该因素对此次东风爆发事件的贡献率约为42.96%。
  • 基于Argo轨迹数据的太平洋深海矿区中层流场和中层羽流
    刘暖, 许东峰, 姚志雄, 王俊, 刘增宏, 杨成浩, 杨海燕, 鲍海蓉
    为评估深海采矿产生的羽流对中层海洋的潜在影响,本研究基于全球Argo浮标轨迹及中层流数据集(1997年8月—2024年10月)和 3 个锚系站位观测数据,系统分析了太平洋深海矿区〔西太平洋的C区、M区、采薇(CW)区和维嘉(WJ)区;东太平洋的A5区、KW区、EK区、A12678区、A3区和A4区〕1 000 m 和2 000 m 流场特征和中层羽流的纬向移动趋势。结果表明:太平洋矿区1 000 m流场主要受纬向流控制,东向射流流速大于西向射流,矿区内纬向流速对纬度变化敏感;影响西太平洋矿区1 000 m流场的东向射流,中心位于14°N(弱)和18°N(强),受东向射流影响,在M区南部,中层羽流向东移动,在其他未受东向射流影响区域,中层羽流缓慢西移;影响东太平洋矿区1 000 m流场的东向射流,中心位于7°N和9°N,夏秋季强,冬春季弱;M区、A5区、KW区和EK区2 000 m流场方向与1 000 m相同,说明射流影响深度可达2 000 m。
  • 基于Mask R-CNN改进模型的深海多金属结核图像分割方法
    翁泽邦, 李小虎, 李洁, 李正刚, 王浩, 朱志敏, 孟兴伟, 李怀明

    在深海多金属结核光学图像分割中,面临着图像对比度低、目标小和边界模糊等问题。本研究构建了一种引入动态稀疏卷积(dynamic sparse convolution,DSConv)和无参数注意力模块(simple parameter-free attention module,SimAM)的改进Mask R-CNN(mask region-bas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模型,对深海图像进行多金属结核目标物识别和分割。引入SimAM有效抑制了沉积物背景对结核识别的干扰;引入DSConv有效缓解了结核边界模糊问题;同时引入两个模块的改进模型,图像分割准确率为91.5%、精确率为78.0%、召回率为75.1%、交并比为69.4%。将改进模型与原始模型应用在实际测线上发现,海底结核覆盖率的识别结果中,误差低于5%的数据占比从原始模型的57%提升至改进模型的77%。本研究可为深海多金属结核覆盖率计算提供可靠的技术方案,其模块化设计也可拓展至其他目标识别、图像分割领域。

  • 研究论文
  • 1988年赤道太平洋东风爆发成因机理分析
    王大智, 连涛
    2025, 43(3):1-10. DOI:10.3969/j.issn.1001-909X.2025.03.001
    摘要 ( 58 ) HTML ( 63 ) PDF ( 253KB ) ( 24 )   
  • 基于浮标数据评估三阶Stokes波的非线性海浪谱
    贺超超, 王子韵, 蔡烽, 王海丽, 王锦, 刘雨立, 董昌明
    2025, 43(3):11-20. DOI:10.3969/j.issn.1001-909X.2025.03.002
    摘要 ( 41 ) HTML ( 42 ) PDF ( 3556KB ) ( 20 )   
  • 基于Argo轨迹数据的太平洋深海矿区中层流场和中层羽流
    刘暖, 许东峰, 姚志雄, 王俊, 刘增宏, 杨成浩, 杨海燕, 鲍海蓉
    2025, 43(3):21-31. DOI:10.3969/j.issn.1001-909X.2025.03.003
    摘要 ( 35 ) HTML ( 35 ) PDF ( 6721KB ) ( 25 )   
  • 基于Mask R-CNN改进模型的深海多金属结核图像分割方法
    翁泽邦, 李小虎, 李洁, 李正刚, 王浩, 朱志敏, 孟兴伟, 李怀明
    2025, 43(3):32-39. DOI:10.3969/j.issn.1001-909X.2025.03.004
    摘要 ( 42 ) HTML ( 45 ) PDF ( 11174KB ) ( 14 )   
  • 基于沉积物收支平衡理论的潮滩冲淤变化分析:以江苏大丰潮滩为例
    雷思, 朱士兵, 张一乙, 李明亮, 汪亚平, 高超, 吴自银, 高抒, 周洁琼
    2025, 43(3):40-48. DOI:10.3969/j.issn.1001-909X.2025.03.005
    摘要 ( 35 ) HTML ( 36 ) PDF ( 3562KB ) ( 13 )   
  • 新型海堤生态护面块体消浪性能试验
    李晓燕, 叶俊炜, 沈家法, 罗志伟, 郑昕, 赵海涛
    2025, 43(3):49-59. DOI:10.3969/j.issn.1001-909X.2025.03.006
    摘要 ( 26 ) HTML ( 28 ) PDF ( 8993KB ) ( 9 )   
  • 杭州湾南岸NZD01孔晚更新世沉积特征及古环境演化
    丁昊, 张鹏辉, 陈超
    2025, 43(3):60-72. DOI:10.3969/j.issn.1001-909X.2025.03.007
    摘要 ( 43 ) HTML ( 45 ) PDF ( 10321KB ) ( 15 )   
  • 中国牡蛎礁保护与修复进展:瑞安牡蛎礁修复实践
    吴晓雯, 薛峰, 蔡景波
    2025, 43(3):73-80. DOI:10.3969/j.issn.1001-909X.2025.03.008
    摘要 ( 36 ) HTML ( 35 ) PDF ( 5053KB ) ( 23 )   
  • 西北太平洋维嘉海山底栖生物食物来源
    费艺楚, 杨志, 周亚东, 张东声
    2025, 43(3):81-91. DOI:10.3969/j.issn.1001-909X.2025.03.009
    摘要 ( 43 ) HTML ( 39 ) PDF ( 3346KB ) ( 10 )   
  • 研究报道
  • 西太平洋海山区浮游动物优势物种名录
    孙柔鑫, 王彦国, 杨燕燕, 陈杨航, 项鹏, 王春光, 邢炳鹏
    2025, 43(3):92-102. DOI:10.3969/j.issn.1001-909X.2025.03.010
    摘要 ( 37 ) HTML ( 38 ) PDF ( 25309KB ) ( 6 )   
  • 浙南乐清湾滨海湿地重金属分布对土壤碳组分的影响
    吴雪, 赵鑫, 孙鸿程, 辜伟芳, 朱科桦, 葛振鸣
    2025, 43(3):110-122. DOI:10.3969/j.issn.1001-909X.2025.03.011
    摘要 ( 33 ) HTML ( 31 ) PDF ( 9620KB ) ( 3 )   
Please wait a minute...
专题更多